研究生的课堂不在大学校园里,而在田间地头;乡亲们遇到生产难题,就会习惯性地走进“科技小院”,因为“这些大学生娃娃的办法还真管用”。
日前,教育部办公厅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、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发布《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》,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。其中,河南29个科技小院在列。
8月30日记者了解到,我省目前已建起58个科技小院。它们一头连着高等学府,一头连着田间地头,一方面为农户提供“零距离、零时差、零门槛、零费用”的科技指导和技术示范,推动农户增产增效、助力乡村振兴,一方面辐射带动涉农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,助力培养更多懂农业、爱农民、爱农村的新型人才,堪称院小力量大。
“我们是田野大课堂的受益者”
“全村人都认识我。”新乡花生科技小院院长胡佳钰颇为自豪。
胡佳钰是河南农业大学研三学生。当年接到录取通知书后,他没有进大学校园,而是直奔科技小院。
进了小院先做调研,搜集乡亲们生产中遇到的难题,向导师请教解决方案。乡亲们好多都是种花生几十年的“老把式”,难免会有惯性思维。像怎么科学施肥提高花生产量,年轻人的说法他们一开始并不信。随着小院搞起示范田观摩,亲眼看到新施肥方法能提高产量,乡亲们终于信了:这些孩子“有两把刷子”。
围绕品种、养分管理、土壤改良、栽培等方向,新乡花生科技小院联合心连心化工集团共同研发花生专用肥,集成优质高产高效管理技术模式,不仅使花生增产10%,还降低了投入成本。
“受益的不光有乡亲们,更有我们。”胡佳钰说,小院的求学经历,带给他们的不光是专业上的长进,更是综合素养的历练、爱农情怀的培养。
“不少研究生大二才能确定毕业论文题目,我在研一下半年就确定了论文方向——不同镁肥用量对高油酸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”,胡佳钰说,这个论文题目来自农民群众的需求,能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,自己干劲很足。
“地里有啥问题,就找科技小院”
“我的研究生生涯,一半是在村里度过的。”大三到研三,从给师兄师姐当实验助理到担任禹州小麦科技小院院长,每年5月至10月,都是河南农业大学学生田培雨雷打不动的驻村时间。
调研土地生产情况,去农户地里“出诊”,举办科技长廊、田间课堂、田间观摩会等各类活动……“进村读研”期间,田培雨和同学们没有一天闲着。
前一阵高温天气持续,土壤长时间干旱导致玉米播种进展缓慢,出苗情况也受到影响,这可急坏了农户。迎着40℃的热浪,带好各类工具,小院里的研究生纷纷在田间地头奔走,指导农户采取抗旱保收的应对措施。
最近雨水充沛,不少人发现自家玉米穗出现霉变,纷纷来小院询问是否品种有问题。田培雨通过观察和实验,判断这是高温高湿导致的玉米穗腐病,及时为村民解惑支招。
渐渐地,“地里有啥问题,就找科技小院”成了村里人的口头禅。有时田培雨出去调研时间久了,回去就能看到几名村民守在小院门口等待“看诊”。
从单纯为农户解决技术问题,到助力当地种植结构调整,在禹州小麦科技小院带动下,不少人收入提升了,观念扭转了。曾经一亩地都不愿种的村民成为承包500亩地的生产大户,农户从只种小麦、玉米到同时种植小米和水果等经济作物,小院所在的顺店镇康城村,如今土地流转率高达88.9%。
“为乡村振兴输送‘血液’”
“科技小院”模式为何如此受国家重视?“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,既能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,又能培养知农、爱农、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,为乡村振兴输送‘血液’。”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随着我省将农业人才培养的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、涉农企业园区,越来越多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,以土地做黑板,把作物当教材,真正做到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。
记者从省科协了解到,目前,河南已建成58个科技小院,今年新规划建设50个科技小院,着力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常态化阵地。同时,我省将持续探索科技小院+家庭农场、科技小院+农技协等服务模式,拓展农业科技推广新渠道,进一步破解农村科普“最后一公里”和“最后一百米”问题,把创新成果运用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。(记者 史晓琪 师喆)
标签: